今年各省,只有區域性地區旱災,但入夏之後,山西、山東、河南、江蘇多雨,黃河與淮河各段水位皆暴漲。
已經官至工部右侍郎的張國維,被任命為抗洪治水總督。
現在洪水退去,張國維緊急回到南京。
趙瀚檢視各地災情奏章,突然抬頭問:“泗州被淹死2000多人,可是當地官員疏忽?”
張國維回答:“啟稟陛下,天威難測,非人之過。泗州城地勢低窪,一旦洪水漫過堤壩,就會倒灌進城內。”
“防洪堤修得不夠高嗎?”趙瀚問道。
張國維說:“修得不能再高了,但河床越來越高,洪澤湖的水位也越來越高。若是再有百年不遇之洪水,一旦潰堤,整個泗州城都會被淹沒,泗州將變成洪澤湖的一部分。”
“那麼嚴重?”趙瀚感覺這事兒挺大的。
明末的洪澤湖,面積相對較小,但每年都在增大,不斷把周邊土地變成湖床。
張國維詳細解釋道:
“弘治年間,劉大夏奉命治河。為保證大運河通暢,只能堵塞黃陵岡,又修築太行堤,截斷黃河北流的各處泛道,逼迫黃河向南氾濫,走汴泗、睢泗、渦河入淮,黃河泥沙在淮河下游淤積日益加重。”
“嘉隆年間,潘季馴奉命治河,同樣得保證大運河通暢。潘季馴束水攻沙,歷經十八年,築城千里河堤。由此,黃河的淮北泛道也被堵死,泥沙全部被帶去下游。黃河、運河、淮河交匯的清口一帶,河床不斷抬高。黃河的合河床,已經遠遠高於淮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