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軍屢敗楊廣,突破劍門關,收復川北主要關隘重地,王繼恩立即派內殿崇班石知顒率數千人馬增援梓州。
得知宋軍前來增援梓州,未免遭受前後夾擊,李順果斷命令義軍撤向成都。
梓州之圍既解,張雍派施謂入朝奏告。太宗親筆詔令表揚,提升張雍為給事中;盧斌為西京作坊使、領成州刺史;陳世卿任掌書記;施謂為節度判官;謝濤為觀察推官。又任命通判將作監丞趙賀為太子中舍,監軍供奉官辛規為內殿崇班。
梓州之戰,李順不但浪費了時間,損失了數萬人馬,也錯失了最佳的戰機,永遠地失去了劍門天險,讓宋軍輕易地打通了入川的通道。
從這時開始,大蜀“應運雄軍”由戰略進攻轉為戰略防守。
◆喋血川東
川東義軍在張餘的統領下,不斷攻城略地,相繼攻佔新寧(今四川開江)、梁山(今四川梁平)、廣安軍(今四川廣安)、果州(今四川南充)、渠州(今四川渠縣),隊伍也發展至十萬之眾。
四月上旬,尹元和雷有終、裴莊率領東路征剿大軍由巫峽入川,水陸並進。東路官軍與義軍的首戰在新寧打響,尹元與大將常思德、楊瓊率軍圍城猛撲。
論武器裝備,人員戰鬥力,義軍顯然無法與大宋禁軍相比,即便力量懸殊,但他們為夢想而戰,為真理和公道而戰,雖死無憾。
義軍在張餘的指揮下,英勇抵抗,傷亡三千餘人,也未能守住新寧,義軍退至梁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