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61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而作為英資的怡和系對中國府心存芥蒂,在“九七過渡”問題上始終抱有悲觀態度,改而努力開拓海外市場,在香港的勢力範圍日漸衰微。到一九七六年,怡和只持有約5%的九龍倉股份,和3%的香港置地股份,達到歷史最低比率。

雖然採取的是分散戶頭暗購的方式進行吸納,但孟有田在分別握有兩支股票的百分之十後,突然加速了對置地的吸納。置地成交額開始驟升,引起證券分析員的關注,嗅覺敏銳的職業炒家也開始介入,一時間,大戶小戶紛紛出馬。加上股市流言四起,半年之後,置地股價已經急速竄到每股一百二十四元的歷史最高水平,而孟有田握有的一千多萬股置地,平均成本卻在五六十元左右。

怡和洋行得悉有人著意收購置地,知道大事不妙,立即緊急部署反收購行動,到市場上高價收購散戶持有的置地股票。由於怡和在七十年代中前期大規模投資海外,導致盈利停滯不前,資金短缺,只好轉向匯豐銀行求助。而孟有田趁高分批丟擲置地股票,一舉獲利六億多,並在接受記者訪問時對有關傳聞斷然否認。置地股價隨之而落,令高價收購的怡和損失慘重。

聲東擊西獲得成功,長城實業不僅在置地上獲利豐厚,更轉移了怡和的注意力,消耗了怡和的財力,並將九龍倉股票悄然增至百分之三十一。此時,九龍倉股票已經從一年多前的最低點的十一、二元,升至了三十一元,怡和這才大夢初醒,再次緊急佈置反收購方案。但準備充分的孟有田已經不會再給怡和機會了,香港股市著名的黃昏突襲戰發動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