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46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必須承認,這是很正確的做法。

只是,在大戰結束後,局勢的變化與一些意外收穫,幫助中國工程師堅決了建造過程中的很多問題。

首先,軍隊的作戰壓力降低,可以做一些與戰爭沒有太多關係的事情。

比如,幫助科學家改造一架具備軌道飛行能力的戰鬥機,收集進行軌道往返飛行所必須的資料。

當時,空軍打算把J-40的原形機改造成軌道戰鬥機。

這個想法很現實,因為J-40本來就是一種亞軌道戰鬥機,而且在研製的過程中,技術指標沒有縮水,不然也不會拖到大戰結束之前才製造出原形機(大戰的最後半年,J-40的低配版本就已量產,而且裝備了部隊,成為了中國空軍最主要的護航戰鬥機,只是裝備量遠不如J-33系列戰鬥機,所以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不是很大。因為美國空軍在大戰後期基本上喪失了作戰能力,所以J-40沒能與F-51A在空中遭遇。直到大戰結束之後,中國空軍才用繳獲的F-51A與J-40進行了對比測試,並且認為F-51A的某些效能在J-40之上,而且很多設計方式值得借鑑。也正是這一判斷,使得戰後很多人認為,如果F-51A能夠提前一年加入美國空軍,戰爭程序就會改變,中國就不可能在二零五六年八月取勝,甚至有人認為這種戰鬥機能夠幫助美國取勝)。也就是說,J-40只要稍加改進,就能成為一架只能搭載兩名飛行員的太空梭。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