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十二月七日,第一三九集團軍的一支突擊叢集蒙著頭往西走了大半天,停下來的時候才發現附近有俄軍的防禦陣地,隨即就發起進攻,等到殲滅了俄軍,才發現他們已經到了離伏爾加河不到兩百公里的烏伊爾,而且被他們擊潰的是俄軍第三近衛裝甲師,被他們佔領的是該師的師部!也就是說,該部隊比原定計劃多向西前進了差不多兩百公里,而且不知不覺的突破了俄軍的三道防線,附近至少有八個俄軍師,而且離他們最近的一支俄軍裝甲部隊就在北面不到十公里處。所幸的是,突擊叢集的指揮官非常沉著冷靜,在下令炸燬了俄軍師部之後,就地釋放了上千名戰俘,然後帶著一百多名俄軍軍官撤了回來,在當天晚上與另外一支部隊會合。
只是,並非所有部隊都有這麼好的運氣。
十二月八日,一支負責向前線運送物資的突擊叢集就迷失了方向,結果向西多走了一百多公里,一頭鑽進了由俄軍四個師守衛的防線,其中還一個俄軍近衛裝甲師,在新納傑日金卡附近與俄軍激戰。幸虧這是一支突擊叢集,而不是後勤運輸部隊,有數十輛反裝甲平臺與上百輛多用途平臺,而且除了沒有讓步兵隨行之外,其他都是作戰配製,攜帶了足夠充足的彈藥。更重要的是,當時運送的物資中,有幾十桶潤滑油。在被俄軍圍困之後,該突擊叢集的指揮官一面組織防禦,一面呼叫後方支援。因為電臺無法正常工作,所以指揮官下令點燃了潤滑油,以最原始的方式向附近的友軍求援。其實,當時離他們最近的友軍差不多在兩百公里之外,根本看不到潤滑油燃燒時產生的黑煙。所幸的是,正好有一架空軍的偵察機從戰場上空飛過,紅外照相機拍下了火源。按照哪裡有戰鬥就去哪裡的原則,第一三八集團軍在當天傍晚派了兩支突擊叢集過去一探究竟,並且在晚上與被圍部隊會合,把受困已達十四個小時的友軍救了回來。撤退的時候,這支突擊叢集拋棄了運載的所有物資,有一百多名官兵在戰鬥中陣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