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戰場上,美軍總共也就只有八個師,而且全都是在戰爭爆發後組建的部隊,沒有主力師。
至於俄軍,更是以步兵部隊為主。
既然無法圍殲第十三集團軍、收復德黑蘭,就只能撤退到德黑蘭北面,避開中國軍隊的鋒芒,重新組建防線。
相對而言,伊朗戰場上的戰鬥節奏並不快。一是中國軍隊受後勤補給困擾,二是美俄聯軍指揮紊亂。
九月十八日之後的三天裡,蔣博文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鼓勵伊朗軍隊參戰。
在沒有預備隊可用的情況下,蔣博文也只能打伊朗軍隊的主意。
按照他在九月十八日向伊朗軍隊下達的命令,在中國軍隊牽制住美俄聯軍主力時,伊朗軍隊從東南西三個方向上向美俄聯軍施壓,以穩步推進的方式壓縮美俄聯軍防線,爭取分割殲滅小股敵人。
受中國軍隊旗開得勝鼓舞,伊朗軍隊立即投入戰鬥。
重點在南部戰線上,即部署在胡齊斯坦省的伊軍向北推進,攻打扎格羅斯山脈裡仍然被美俄聯軍佔領著的城鎮。
可以說,這股伊朗軍隊是真正的主力。
當時,駐紮在胡齊斯坦省的伊朗軍隊多達三十個師,兵力在三十萬左右,而且有充足的後勤保障。此外,還有一支什葉派伊拉克人組成的“聖戰軍”,兵力在十萬左右,正在協助伊朗軍隊作戰。
依靠波斯灣的港口,特別是霍梅尼港,伊朗軍隊獲得了大量武器裝備。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