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直接為海軍服務、或者說已經被海軍徵用的運輸船還不到兩千艘,而且大部分用在了印度洋上,主要為中東與伊朗戰場上的地面部隊運送作戰物資,只有不到兩百艘在太平洋上,而且主要在本土到扶桑、琉球群島與馬里亞納群島的航線上,僅能維持這三處地點駐軍的基本需求。
事實上,陸戰隊更希望得到的是戰略空運力量,因為大型電動運輸機不會受到來自潛艇的威脅。
可惜的是,即便到二零五四年底,陸戰隊也得不到足夠的空運支援。
以戚凱威的胃口,恐怕要到二零五五年下半年,甚至二零五六年初,才能讓陸戰隊獲得想要的戰略空運力量。
當時,牧浩洋也知道這些難題,並且想了辦法去解決問題。
只是,他的努力沒有收到成效,主要就是戚凱威依然不願意在太平洋上投入兵力,更不希望把寶貴的戰略空運力量用在太平洋戰場上。要知道,從價值上講,戰略空運力量在大陸戰場上更有意義。原因很簡單,大陸戰場上除了戰略空運,就以鐵路運輸為主,而鐵路運輸的效率遠不及海運。
當然,在黃瀚林那裡,牧浩洋的要求也得不到支援。
從政治上講,在打敗俄羅斯之前,或者說失去迅速打百俄羅斯的希望之前,黃瀚林不會轉移戰略重點。
認清這些既現實、又殘酷的問題之後,牧浩洋不得不做出妥協。
以中國海軍與陸戰隊在二零五三年底的攻擊能力,進攻夏威夷群島,確實是不折不扣的戰略冒險,而攻打索羅門群島不但把握更大,而且也能實現最主要的戰略目的,即迫使美國在太平洋上投入更多的兵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