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弗倫奇舉棋不定的時候,地面戰場上發生了一件大事:俄軍在一月十一日凌晨包圍了德黑蘭。
雖然從戰略上講,俄軍並沒取得決定性勝利,能夠包圍德黑蘭,主要是伊朗軍隊與中國軍隊主動退卻,而不是俄軍的作戰能力的真實表現,但是在政治上,這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當天,俄羅斯總統親自宣佈,俄軍已經在伊朗戰場上獲得了決定性勝利。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爆炸性新聞,即便現實意義並不大。
要知道,在伊朗戰場上,不但中國陸軍的第一三八集團軍沒有遭受重大損失,伊朗軍隊都有足夠強的戰鬥力。到一月十一日上午,第一三八集團軍的減員率只有百分之五,而伊朗陸軍也只損失了不到三萬人。有趣的是,為了攻打德黑蘭,俄軍已經在伊朗戰場上付出了近三萬人傷亡的巨大代價。
更要命的是,俄軍在伊朗戰場上的“勝利”,對整體戰局並沒有決定性影響。
在西伯利亞,中國陸軍的第三十八集團軍與第十五空降集團軍已經擊潰了俄軍的第三次戰略反擊,在尤爾加附近圍殲了俄軍的西伯利亞集團軍,斃傷俘俄軍官兵近十萬人,自身的損失卻微乎其微。
尤爾加的戰鬥結束之後,俄軍基本上喪失了在西伯利亞發動戰略反擊的能力。
遠東戰場上,中國陸軍已經掃蕩了濱海邊疆區與大半個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北上的突擊叢集已經到達鄂霍次克海西岸的丘米坎,向西推進的第三十九集團軍則攻佔了騰達,前出的突擊叢集已經到達了塔盧馬與葉羅費伊-巴甫洛維奇附近,而俄軍在遠東地區的主力部隊已經三去其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