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偵察機是上的一臺斜向照相機拍下了美軍艦隊,只是拍照的時候已經是日落十分了,而且照片的解析度不是很高。更要命的是,幾張連續拍攝的照片沒能完全覆蓋美軍艦隊。
把訊息告訴牧浩洋之後,李明**據掌握的情報,安排了第二次戰略偵察任務。
以美軍艦隊的航速,可以大致判斷出美軍艦隊在什麼時候與“澳洲之星”號會合,也就能夠準確的派出戰略偵察機。
為了及時獲取情報,牧浩洋讓周渝生給軍事情報局提供幫助。
也就是,讓周渝生把那幾架剛從陸軍借來的超高空長航時無人機派往印度洋,充當戰略偵察機的通訊中轉平臺。
如此一來,戰略偵察機就能及時把照片的數字資訊傳送回來。
事實上,到這個時候,牧浩洋已經基本上斷定,美軍艦隊正在趕往印度洋,而且規模恐怕比他之前預料的大得多。
只是,當時牧浩洋還是沒有肯定,美軍艦隊是否傾巢而出。
從軍事情報局提供的不完善的情報中,只能大致斷定,美軍至少出動了一支完整的三航母戰鬥群。
當然,這已經超過了牧浩洋之前的判斷。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牧浩洋已經能夠據此做出判斷。
原因很簡單,如果美國海軍把三艘航母派往印度洋,那麼留在西太平洋上的航母戰鬥群將失去絕對兵力優勢。因為美國海軍不大可能知道特遣艦隊在哪裡活動,所以這麼做意味著承擔巨大的戰略風險。說得簡單一些,牧浩洋完全不用理會美國海軍派望印度洋的三支航母戰鬥群,可以把特遣艦隊抽調回來,先在西太平洋上擊敗美國海軍,再讓特遣艦隊返回印度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