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536
中秋節前,鄭無疾又尋了個事由,將幾個縣的縣令都召集起來。
此時,各縣的義學已經張羅得差不多了。
不過是弄幾間空屋子,安置些桌椅板凳,聘了先生。
張貼出榜文,又命官差到各村敲鑼告知,說新任的知州大人在各縣設了義學。
七歲往上,二十歲以下的平民子弟皆可去就讀。
不但不要束脩,每日還管兩頓飯。
這對貧苦人家來說,算得上是雪中送炭了。
那些想要讀書而又拿不出錢來的,只要肯早起貪黑趕幾步路,就能有書讀了。
鄭無疾還和吳先生商議,屆時若是這些平民子弟中確有聰慧可造之材,則由吳先生親自教授。
鄭無疾又在衙署的後院設宴,請這七個縣的縣令喝酒。
理由嘛,自然是義學辦成,大夥兒都辛苦了。
這幾個縣令紛紛恭惟鄭無疾,此舉甚得民心。
鄭無疾也只是淡淡一笑,說道:“這話可說得有些太早了,等到什麼時候考中幾個舉人進士再說不遲。”
“大人太自謙了,莫說是考中舉人進士,便是識得幾個字,通情達理,也好過目不識丁的泥腿子莊稼戶。”桐丘縣令季瑞捧著酒杯向鄭無疾敬酒。
其他眾人也都連聲附和。
“這功勞可不是我一個人的,”鄭無疾微微一笑,他的眸子格外晶亮,“這功勞簿上可都有各位的一筆。”
吳先生從旁說道:“大人已經擬了摺子向朝廷稟報此事,若有嘉獎,自然少不了各位大人一份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