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高昌漢城距離吐魯番舊城並不算遠,東距吐魯番城不到三十里。
建立在一座島形臺地上,旁邊就是由車師人所建立,歷經漢唐,在察合臺時期最終衰弱譭棄的交河故城。
曾經的交河故城,歷經風雨滄桑,只剩下了千瘡百孔的殘垣斷壁。吐魯番的乾旱少雨,讓這座故城儲存了基本形狀,夯土版築的城牆,依稀能看的出形制佈局與唐代長安城相彷,城內市井、官署、佛寺、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校場、藏兵壕甚至寺院裡的泥菩薩都還能找到。
因河水在臺下分流繞流,故名交城。曾經扼守東西戰略要道,一度是吐魯番盆地的中心。
如今大明在此旁邊新建高昌城,沒有碰那座歷史故城,在旁邊的一個島臺上建立起一座嶄新城池。
高昌新城跟現在明軍在西域的諸多新城格局相似,採用的是一大一小的雙城堡模式,大的是夯土版築的土城,面積較大,傳統方正形城池,主要做為市場、民坊、以及手工作坊、倉庫、學校等。
而在旁邊則是注重軍事功能的堡壘,採用的是現在紹天朝普遍使用的稜堡設計,稜堡比起土城小的多,但卻是不折不扣的戰爭堡壘,稜形堡壘,多炮臺設計,可駐兵三千,儲存大量火藥、水、糧草等,裡面除了駐軍,沒有其它人員。
稜堡防禦,土城居住工商。如此分離的好處,是加強堡壘的防禦能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