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船。
這種數千年前便出現的運載工具,從它誕生之日起,便與江河湖海緊密的關聯了起來。
而在船舶業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有一個話題始終熱度不下。
那就是.....
一艘船究竟能抗衡多大的風浪?
尤其是在近現代的驅逐艦、巡洋艦以及航母出現之後,這個話題一下成為了業內業外的共同關注點。
這個話題的討論持續了數十年,直到....哈爾西的出現。
威廉·弗雷德裡克·哈爾西是海對面少有的五星上將之一,功勳和爭議說實話都不少。
比如在萊特灣海戰中,哈爾西被小澤的航母艦隊勾引走了,但最後卻收了人頭.....
不過真正讓哈爾西成為梗王並且在人類船舶史上具備特殊地位的事兒,還是他和颱風的不解之緣。
1944年12月。
哈爾西率領第三艦隊在菲律賓附近海域騷擾襲擊當地霓虹機場,當艦隊在給輕型驅逐艦加油時,颱風「眼鏡蛇」突然襲來。
船艦在逐漸增強的風中很快開始搖晃,而此時大意的哈爾西做了第一個錯誤決策:
「繼續加油,把油加滿船吃水深一點不就不晃了嘛。」
接著他被某位知名的微操大師附體,機槍陣地左移五米...錯了,是艦隊往東南方向前進五海里。
這一前進,就恰好落入了颱風眼鏡蛇風力最強勁的內部區域。
當時海上最大風速達到了160k\/h,浪高超過21,這次事件中有三艘驅逐艦沉沒,146架飛機炸燬,9艘船艦損傷嚴重直接報廢,並有790名海對面計程車兵喪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