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阿敏成了繼莽古爾泰之後,第二個被剝奪了兵權的大貝勒。
奴酋在世時濟濟一堂的四大貝勒,除代善謹小慎微之外,已分崩離析。
黃臺吉很希望明軍能冒冒然地追到長城外面來,那他就可以有效利用山地叢林的地形,靈活運用八旗騎兵的機動性打伏擊。
明軍的火器受地形限制,也會大打折扣。
那麼,他便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屆時攜大勝之威再度扣關,必能一戰而下。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薩爾滸就是先敗後勝。
只不過敗是小敗,勝乃大勝。而現在,敗不說慘敗,折損卻絕對不小。披甲奴近乎消耗殆盡,八旗本部也有極大折損。
至於勝……驕傲如黃臺吉者,今日也不敢斷言,只是心中的這份執念,始終無法放下而已。
黃臺吉嚴令八旗子弟忍耐飢寒等了數日,也沒有等到一兵一卒的追兵。
反而,是收到了多爾袞兵敗遼西的戰報。
遼西的那一戰,就是典型的先勝,後敗。
勝是大勝——多爾袞在西平堡差點兒就能全殲吳三桂了,卻不料殺出一個楊國柱。兩人說是且戰且退,其實就是被多爾袞攆著跑,一直到回到大淩河堡。
就連坐鎮大淩河堡遙指西平堡戰役的袁崇煥,都在火急火燎趕回錦州的途中,被多爾袞奇兵伏擊,差點身死,袁大袁二以死掩護,才換來了他的入關勤王。
但在這之後,多爾袞就一直沒有取得很大進展。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