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地避開,既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這些天真善良的無辜百姓。
鹹通十五年(874)2月,劉瞻回京,5月就迎來了一個好日子:宰相裴坦逝世。
於是,朝廷繼續提拔劉瞻為宰相。
朝中另一個宰相——劉鄴,嚇得瑟瑟發抖。因為當年劉瞻被貶官的時候,劉鄴因擔心自己成為“保研黨”的攻擊物件而主動向“保研黨”靠攏,聯合起來陷害劉瞻。
劉瞻成了劉鄴向“保研黨”納的投名狀。劉鄴因此深得“保研黨”信任,很快就從兵部侍郎(正四品下)升遷為禮部尚書(正三品)、宰相。
“保研黨”餘孽劉鄴,擔心劉瞻會反攻倒算,惶恐不可終日。
8月初,劉鄴宴請劉瞻,敘舊,溝通感情。宴飲結束,劉瞻回家之後就突然生病,並於8月15日不治身亡。
所有人都說是劉鄴在酒食中下了毒。
劉鄴具備作案動機和作案時間,但這不能當做證據。證據鏈不完整也不確鑿。
劉瞻之死,也就成了千古謎案。
10月,朝廷貶劉鄴為淮南節度使,貶出朝廷。
劉鄴,是大詩人劉禹錫的侄子。
劉鄴的父親叫劉三複,也是神童,深得李德裕(“牛李黨爭”中“李黨”領軍人物)欣賞,得以重重提拔。時任汝州刺史的劉禹錫,就主動與劉三複攀同宗,併為劉三複作詩相贈,以“從弟”相呼,所以,劉禹錫是劉鄴的大爺。
劉鄴也是小神童,六七歲就能作詩,也深得李德裕喜愛。李德裕讓他給自己的兒子當伴讀。後來,李德裕失勢,劉鄴也成了無依無靠的孤魂野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