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客人請看,這是紅花活骨油,專治跌打損傷的,這一小罐是三十文,是我們店裡賣的最好的。”
“這個膏貼是我們店裡的坐堂大夫趙大夫最新配製出來的,止血效果最好。再配合這種白藥粉,效果最佳。膏貼十文錢三張,白藥粉十文錢兩包。”
“這個是防暑的藿香正氣丸,不光能防暑,還可以止瀉,一瓶八丸,五十文一瓶。”
“這是下火的丸藥,也是我們店裡的坐堂大夫專配的,裡面主要用到了牛黃,這個比較貴,一瓶五顆,要五十文。如果客人嫌貴,可以再看看這個黃連制的,一瓶五顆只要三十文,不過效果沒有牛黃的好。“
“治療風寒的,我們店裡沒有成藥丸,只有這種湯劑藥,需要客人回去自己熬煮的。我拿的這一包是最便宜的,一包二十文,夠熬三副的。”
這小學徒進去了一會兒功夫,端了一個木盤子出來,上面放了各種瓶瓶罐罐,還有膏貼和包好的湯藥。
他拿出來一個介紹一個,口齒清晰,別看他年齡不大,說起來各種藥品卻是頭頭是道,老練得很。
林貴金林貴銀看的眼花繚亂,聽的也是暈暈乎乎,什麼牛黃黃連的,他們也聽不懂,後來乾脆也不聽了,只一心計算價格。
兩人最後一商量,紅花活骨油和膏貼買的最多,每家各自要了三瓶紅花活骨油和三十張膏貼,還各要了六包白藥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