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曹操的才能,何進也看在眼裡。曹操任尚書令、錄尚書事以來,行事井井有條,革除了不少弊政,舉薦用人也是唯才是舉,堪稱是治國安邦的一把好手,沒有辜負許邵之言:治世之能臣。曹操對他也是十分恭敬,凡尚書檯之事,必定先呈天子,然後又送至大將軍府來。
然而儘管如此,何進仍然十分不滿。因為曹操的爺爺曹騰是個宦官,而且是個在禍國殃民上不輸王甫、張讓的大宦官。何進之發跡,起初是巴結十常侍而得以何憶何美人為皇后。何進一旦當上大將軍後,自然是對之前對他多有刁難的十常侍深惡痛絕,更是要與公卿百官及天下士民都鄙視的閹豎劃清界限。所以曹操即使為他鞍前馬後,何進又怎會對閹豎之後假以顏色?
再者,曹操的權勢加重後,他的權勢就相應的下降了。中外政事,一切決於尚書檯。多是尚書檯已經擬定好了政策,才送呈宮中府中。這讓何進最是不滿。
但更讓何進不滿的是,儘管他如此厭惡曹操,卻在朝政上處處都離不開他。因為中平新政是曹孟德一手主辦,離開了曹操,新政創造出的大好局面就要付之東流。而且方才發生的變動,讓何進別無選擇,只能與曹操商議。
……………………
曹操無暇去猜度大將軍對他的心思。尚書檯已經成為了朝廷中心,事皆決於臺省。曹操每日都要處理朝政,忙得不亦樂乎。今天他也忙得很,先是送別去幽州上任的公孫瓚。自從十軍之戰後,烏桓人埋怨朝廷迫之參戰,騎兵十不存一;又損失了大量物資,故而在幽州邊境上蠢蠢欲動,打算寇邊抄掠。曹操一面遣使痛責,一面安排兵力駐防。烏桓在十軍之戰後仍有數萬帶甲之兵,幽州必須要由一名大將鎮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