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又一輪敬酒完畢,劉範方才坐下,見案上有一道魚生看著十分新鮮,還沒吃得魚生幾片,就又有一人站了出來。劉範一瞧,是管寧。管寧亦是執觥長立,朗聲道:“諸位,主公不惜以一人之身頂受內外壓力,不懼冒天下之大不韙,不顧受中外公卿口誅筆伐,也要得到天下數百萬流民。因主公厚恩,數百萬流民方得免饑饉流離之苦、蝗蟲洪旱之災,在此亂世之中苟存性命。此等義舉,自五帝以來,唯有大禹治水足以媲美。”
劉範更為高興了,沒想到在管寧的嘴裡,他居然能與大禹相提並論。而且照管寧的意思,大禹治水的功績還要稍微低於他解救下六百萬流民的功業。
更讓劉範欣悅的是,群臣聽聞管寧的話後,並沒有不屑一顧,而是心悅誠服地點頭稱是。
“是啊,主公活民千萬,此千秋之功也!”
“當今之世,人命如草芥。唯獨主公心懷仁義,此真大智大勇也!”
“是啊,若不是主公收下流民,他們說不得便是荒草叢中白骨皚皚了。”
“主公仁義之舉,吾等多不如也。”
這些溢美之辭,句句發自肺腑,讓劉範頗為驕傲。原本劉範重生奪舍而來時,便是許願要在這紛亂之世中開創屬於自己的大業,更要儘早結束這烽煙瀰漫的亂世,讓百姓免受戰火之苦。如今他的宏願已經達成了一些,還真是讓他前前後後從黑暗的朝廷治下、且兩年後必將戰火連天的中原之地,給硬生生地搶過來了將近一千萬人來。有了這一千萬人能極大地壯大自己的勢力還在其次,能救活這麼多人才最讓劉範決定驕傲自豪。以往為此付出的辛苦和汗水,遭受的反對和嘲諷,在群臣和庶民們的認可和讚譽之下,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