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安聞見記憶裡,開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裡植被茂密,我這應該不算開‘荒’。”
他邊拔草邊想:“希望土層厚實一些。”
拔禿一塊大約2m×2m的地皮,看到泥土分層明顯:最表層大約有三釐米厚是黑色,再往下的泥土多出一點黃,繼續往下,草根末尾處粘著的泥土裡有許多砂粒。
“不是岩石就好。”
安聞見稍稍安心,把表層的黑色泥土儘量收集,帶點黃的泥土同樣收集並堆成一堆。那些混著砂粒的泥土,只是翻動使其變得鬆散,然後種下4顆種子,埋好,澆水。
種完,安聞見直接在地上開始和泥巴,利用凝水陣木板一點點加水,邊加邊攪拌。
感覺泥巴溼度適中,在地上墊一片大葉子,開始揉搓。
揉過幾輪,判斷泥巴里空氣差不多排完,開始製作泥坯(pī)。
安聞見沒有拉坯機或者轉盤,也沒有製陶經驗,穩妥起見,他先將泥土揪成小塊,再搓成長條,然後首尾連成一圈,一圈一圈堆疊,最後輕輕抹平每一圈之間的溝壑。
經過幾小時努力,得到三個不至於大幅度變形的容器泥坯,以及八塊趨近圓形的泥板坯子。
按照正常流程,接下來要做的是等泥坯自然乾燥,再嘗試燒製。
安聞見不想等太久,把之前用來烘烤枯枝落葉的陽炎陣木板,對準泥坯,固定。
如果直接放陽光下曝曬,泥坯可能因為區域性升溫過快導致開裂。陽炎陣木板的熱輻射形式為非可見光,加熱比陽光均勻,有可能實現加快泥坯乾燥的同時保持泥坯完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