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鄭和見到朱瞻基的時候,就發現皇帝有些不高興,不同於範安跟在皇帝身後大氣不敢出,鄭和仗著資格老,行禮過後問道:“陛下可有什麼煩心事?”
“別提了,鄭和你說外人反對我也就算了,可是朕的皇后也不支援朕,你說朕這個皇帝當的是不是有些失敗?”
皇帝陛下沒頭沒腦的話,聽的鄭和一頭霧水,也不敢貿然回話,只能順著皇帝的口風說道:“臣覺得娘娘恐怕也有苦衷吧!”
“她有什麼苦衷,就是不捨得孩子吃一點苦,你說這孩子從小要是不吃點兒苦頭,長大了可怎麼辦?”
鄭和明白了,這是天下最尊貴的兩公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產生了分歧。
“陛下!您是想讓長公主多瞭解一些民間疾苦嗎?”
“也不全是,主要是讓孩子的童年就該有童年的樣子,最起碼也該有個朋友,有個玩伴。
朕想著讓昌平公主去房山的女子學堂讀書,順帶著也能認識一些和她一樣年齡的孩子。
可是皇后擔心公主在學堂裡會吃苦頭,捨不得讓她一個人去學堂。生怕在學堂裡吃不好、住不好,還擔心別的孩子會欺凌於她。
朕倒是理解皇后這個當孃的,可是朕讀史發現,往往開國之君瞭解民間疾苦,能夠制定對百姓有利的政策,百姓的日子在開國的時候往往是最好的。由於第二代君主從小就跟在父親身邊,耳濡目染之下對天下的瞭解基本上也差不多,執行的政策往往都是在第一代君主的基礎上修修補補,所以第二代君主大體上也不差。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