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看苻黃眉還有些猶豫,杜英強調了一句:
“一旦失去,想要戰勝桓元子,怕是要真刀真槍的在鴻溝戰過一場才行。那麼之前我軍越過鴻溝,在青徐方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將付之東流。將軍忍心見之?
所以,這是天時啊,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苻黃眉拱手:
“屬下明白。”
杜英則又解釋一句:
“且此計大膽,爾等既然已經做了準備,且也敢在餘面前提起,那說明肯定也討論多次,仔細權衡過。
餘之前一直在巴蜀,對於河洛和兩淮的局勢,如何比得上爾等更瞭解?所以此時聽從諸將的建議,豈不是應取之道?”
苻黃眉先是有些詫異,接著反而有點兒慌張。
能夠遵從手下將領的建議和計劃,不過多幹涉其行軍作戰方略,這在古往今來的諸多主帥和帝王之中,可也不多見。
不過以苻黃眉對杜英的瞭解,這件事發生在杜英的身上,好像又沒有什麼不可理解的。
杜英就應該是這樣的人。
相比於苻黃眉善於將兵,顯然杜英更善於將將。
這讓苻黃眉在一剎那間就想到了典故的來源。
今日此時的杜英,自巴蜀而來,劍指青徐,那豈不正是有漢高祖之風?
不過就算杜英是漢高祖,苻黃眉也沒有覺得自己有本事成為韓信,而且很顯然杜英在關中王師之中的影響力,也遠高過總是被打的丟盔棄甲、拋妻棄子的漢高祖。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