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頓了一下,謝萬還是補充一句:
“不過劉牢之此子,倒是頗有幾分本事。”
之前劉牢之就已經來信向謝萬說明當時他們父子面臨的困境,申明最終和謝萬的決裂是兩淮世家和將門整體的決定,不是劉建一個人的決定,但劉牢之仍然願意致以真誠的歉意。
同時,劉牢之還邀請謝萬和荀羨一起參與到連通北方和江左的貿易中來。
在這件事上,杜英的建議是一回事,劉牢之自己的態度顯然又是另一回事了,前者是杜英下達的命令,後者是劉牢之自己主動示好的態度,只是這個態度就已經足夠讓謝萬對劉牢之再生不起什麼恨意,只能感慨劉建當了一輩子牆頭草、不明事理,看上去是各方都不得罪,卻實際上把各方都給得罪了一遍。
而現在說不定指望著這個兒子,劉建還能得一個善終。
“所以啊,就算不給劉建面子,總歸是要給劉牢之面子的。”荀羨勸道。
他和劉建之間的仇恨自然沒有那麼大,頂多說是看不慣劉建的諸多行為而已,此時自然願意當這個和事老:
“而謝家的產業,之前在青州也沒有幾家吧?此次謝大兄北上走一遭琅琊,餘也已經讓手下人幫著謝大兄置辦一些家業,以後倒是也可以參與其中,反正現在你們謝家上下,也一筆寫不出兩個謝字了。”
原本的謝家,謝奕在軍中,謝萬在朝堂,謝安在野,另外還有一個英年早逝的謝據,之前是在太學,註釋經書、縱論講義,其實就等於代表謝家在學術界維持影響力。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