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太子河上愈戰愈急。
槍炮轟鳴聲綿延數十餘里。
越打,海州水師甲喇章京盧可用的心就越涼。
他的軍隊登陸了,步兵試圖在船炮的掩護下,奪取河堤上的火炮陣地。
那道河堤是隻有丈高的小坡,他麾下披掛明甲裝備精良的步兵,連續強攻三次,卻被堤岸身著赤甲的步兵連續殺退三次。
每次交戰,堤岸都有持鷹嘴銃的銃兵發射威力強大的槍彈。
實際上都不用打,臨陣步鬥,看見元帥軍的制式裝備,海州水師的跳蕩兵就為之膽寒。
因為跟關內明軍相比,新軍出身的海州兵大部分更加識貨。
元帥軍的裝備,他們都認識,只是名字叫法和形制小有區別罷了。
重銃是鷹銃、獅子炮是滅虜炮、野戰炮是紅夷炮,再加上一水的明制鎧甲。
這種成建制的新武裝,海州兵算熟悉到家了,當年徐光啟要練兵十萬,朝廷準三萬,最後練出四千六百人的新軍,在理論上就該是這套裝備。
但實際上最後那四千六百新軍,裝備用了很多大將軍、二將軍、鳥銃作為平替。
結果這新軍讓反賊給練出來了!
那鷹銃一開火,比紅夷炮還讓前線佯攻軍兵恐懼。
挨著紅夷炮是死定了,但勝在死得痛快。
捱了鷹銃也活不成,但一時半會還死不掉。
疼啊!
關鍵裝備已經這麼好了,元帥軍炮兵陣地上的下馬遊騎,在搏戰時的打法還很陰間。
軍中有一個百總局的蒙古兵,由於劉承宗給步兵的賞格,是繳獲兩副鎧甲賞一根銀條,讓他們憑掌中鉤鐮槍,成為此次作戰的中堅力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