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潼關。
西安左衛指揮使康堯民用撿來的香囊捂著鼻子,跌跌撞撞繞過遍地鼠屍,將絕望目光投向身後堆滿糧草的城關。
兩個月前,康堯民還正在西安左衛犯迷糊,閒得直打盹兒。
總督陳奇瑜一道命令,命其擔任運糧提調,率左衛四百旗軍,將朝廷屯於西安府的糧草盡數運入潼關。
當時可別提他有多興奮了,聽清楚命令當場就是一個鯉魚打挺:大活兒來了!
康堯民並非泛泛之輩,衛所指揮使這種官職,是天下百萬軍戶奮鬥的終點。
但是對康堯民來說?
他們整個家族非常重視文化教育,成為武官得叫行差踏錯。
康氏在西安府是很出名的大家族,在武功縣更是了不起的名門。
他們家的始祖原籍河南,是有些財富的商賈,宋末遷至武功縣,買田置地、招募流民、耕讀傳家,第二代祖先是儒學訓導,第三代人是元朝的縣尉。
到第四代就利害起來了,名叫康汝楫,考的是明經科,官職為儒學訓導,但趕上了朱元璋選天下文學知名之士教太子、諸王,這位康家的老祖宗就被選進燕王府,給朱棣當參軍。
這個官職當時所屬的官署叫王相府,全稱叫參錄其軍國事,位同國相。
康汝楫在燕王府幹了幾年,沒趕上靖難就被調到外面做知縣,後來朱棣靖難,把康知縣召至駐地,就地升刑部侍郎,留京輔佐朱高熾。
待其故去,朱高熾登基,贈其工部尚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