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張獻忠的計劃,是穴地攻城。
先築壩把上游的河攔住,再借助戰車掩護,直接從城頭火炮的射程盡頭挖掘七八條坑道,排空護城河,然後往南城牆的地基下面塞幾個爆破筒,炸個土坡出來。
張尚書的爆破筒是幾棵兩丈高的樹。
他讓人把樹幹被剖開了掏空樹心灌滿火藥,兩半樹幹合為一體,以黃泥填縫兒、繩索纏緊,做成一樁樁跟城牆差不多高的爆破筒。
在軍議中,張尚書對前景描繪地口沫橫飛,他當這些灌滿火藥並密封的樹幹被運到城牆下方,只需要轟地一聲,就能把城牆炸出個……劉獅子就只聽到這。
因為經過他的估算,這幾個爆破筒的裝藥量並不足以把乾州城炸出缺口。
如果他不打斷,讓張獻忠照著這個計劃去執行,可能四天之後元帥府的禮部尚書就帶人跑路了。
裝藥量不夠是一方面,主要問題出在爆破筒的形狀,如果是炸那些城基厚度在三丈左右的小城,這樣的戰法基本上能把城牆炸出缺口;但是面對乾州這種城基厚度足有六丈的大城,動搖城基需要的土工遠比張獻忠的計算要大得多。
穴地攻城本身就不是新技術,袁紹打公孫瓚的時候就用上了。
只不過當年沒火藥,所以是挖掘地道到城牆下面,把地基挖空,一邊挖一邊用木樑柱代替地基,以免城牆過早塌陷把地道埋了。
等該做的都做完,地道挖好,就在地道里放火,把樑柱燒燬,城牆自然就塌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