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百七十四章 有辱斯文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鹽是很有意思的東西。

百姓的生活標準可以高也可以低,即使是牧民都有可能在其他方面自給自足,唯獨鹽不行,無法自給自足。

鹽是人維持生命的東西,任何一個官府都需要控制鹽產地,這是就連土司都明白的道理。

但另一方面,每個人對鹽的需求都不大,日常所需一年有個幾斤就夠,所以百姓對鹽的價格變化並不像糧價變化那麼敏感,這中間就藏著暴利。

這種特性的存在,鹽成為朝廷很好的稅收支柱。

在明朝,鹽稅是佔比第二大的收入,僅次於糧稅。

而在唐朝,安史之亂之後的鹽稅改革,使鹽稅收入佔到了總稅收的一半。

劉承宗過去沒接觸過這些,對此並不瞭解,但楊鼎瑞很清楚這些事。

從朝廷的角度上,稅收是必須的,還需要多收,但如何薅出最多的羊毛,只聽最少的羊叫,就是進步。

楊鼎瑞並不認為劉承宗在康寧府七縣要進行的改革是進步,儘管他要給予奴隸自由人的待遇,分給土地,但這最多隻能叫好人好事。

自己硬挺著難受,去給別人謀福利,那可不就是好人好事嘛。

楊鼎瑞認為劉承宗要做的進步,不是當個好人,而是要建立一個進步的朝廷。

過去在陝北,當個好人就夠了,把搶來的土地也好、糧食也好分給別人,就能換來貧苦百姓飢軍的追隨,卷著人去打仗,活過一天算一天,在當時是正確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