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今年伐宋之戰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爭奪西北和東南兩處戰略支點,以壓縮新宋政權的戰略縱深,逐步實現對其的“合圍”之勢。
如窮山惡水出產少的福建路,對各朝來說都是“兵家不爭之地”。
但對掌握制海權且提前佈局海東、明州等地的大同來說,擁有福州和泉州兩處優良港口,又與海東島隔海相望的福建路,必然是未來大航海的重要支點。
趁著新宋無暇顧及之時,以極小的代價收取福建,進一步鞏固以海制陸的大戰略,絕對比花大代價爭奪宋軍肯定會反攻的江南東、西路要強得多。
而且,無論福建、江陵,還是陝西,三個戰場都因為地理上的特殊性,使得內部問題極多(連皇帝都差點被水賊抓住)的新宋政權左右不能兼顧。
有第五軍沿長江防線整體上牽制,其餘各軍區域性打區域性,戰爭結果基本沒有懸念。
所以,事務繁忙的正乾皇帝便沒有再次御駕親征。
時間到了十一月中旬,大雪初停,徐澤在工部尚書陳規的陪同下,檢查了京津塘鐵路燕京南段收尾情況,並慰問一線鋪路勞工。
當初,陳尚書預計這條長三百餘里的鐵路三年內可以鋪設完成,相關計劃和預算都是按三年時間來做。
可是,一切從頭做起的事業哪有那麼容易成功?
鐵路施工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攻克各種技術難關,也需要不斷修正工程計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