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七十二章 滅亡高麗的時機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李綱奉迎太上皇返回臨安,避免大宋出現天有二日的局面,乃是有功於朝廷,卻被趙桓趁機將驅逐出朝堂,看似莫名其妙,其實當事人都很清楚究竟是怎麼回事。

表面看,這是與李綱有隙的潛邸寵臣耿南仲一再向皇帝進言的“功勞”。

真正的原因卻是大宋君臣被同軍打怕,趙桓深怕大同再次興兵南下,更受夠了主戰派把自己架在火上烤的痛苦感覺。

因而,對於新任樞密使許翰“複種師道之任”以加強軍備的提議,趙官家便以“師道已老,難用”為由給直接否決了。

但對於“輸租賦代割地之約”的建議,其人卻是有一些興趣。

趙桓做皇帝的天資確實比起其父趙佶這個昏君還相差甚遠,但好歹也做了小半年,並不是什麼都不懂的政治小白。

大宋雖然又一次輸掉了與大同的戰爭,靠著卑辭厚幣割讓國土,才乞得同軍退兵,但正乾皇帝並沒有逼迫大宋皇帝趙桓去尊號而對大同稱藩。

也就是說,大宋依然是繼承大唐正朔的王朝。

既然是正朔,王業不偏安,就不能放棄恢復故都汴梁的努力。

甚至,北伐燕雲一統天下的口號也還要繼續提。

大宋可以慫一時以換取喘息之機,卻絕不能慫一輩子。

咳!

就算真要慫一輩子,對國內的宣傳也絕不能慫,必須把北伐燕雲恢復故土的“祖宗遺志”不斷傳承下去。

因為,這就是維繫大宋還是“大”宋的“政治正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