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敵當前,大宋的朝臣們不思團結一心共抗強敵,反而為了各自利益鬥得你死我活,他們的皇帝也安坐御塌之上冷眼看笑話。
說來匪夷所思,其實一切早有定數。
且不說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傳統,註定了皇帝換人後朝堂必然會有內鬥。
而大宋王朝的新掌舵人趙桓也不是自己想當皇帝,是前任皇帝趙佶和朝廷百官不顧其人的強烈抗拒,硬要將這皇位塞給他。
十幾天前,前往大同談判的少宰中書侍郎白時中被正乾皇帝趕了回來,並給大宋朝廷帶回了一份《討宋檄文》。
得知徐澤討伐大宋之心已決,而且此戰的目標就是自己,教主道君皇帝絲毫不敢面對即將到來的軍事危機,首先想到的就是甩鍋跑路。
趙佶尚未處理完跑路前的瑣事,受太常寺少卿李綱蠱惑的給事中吳敏就向其人上書,勸諫天子傳皇太子位號,以方便後者“收將士心”“保守宗社”。
為了徹底甩脫身上的責任,也為了有人實心實意為自己保住後路,教主道君皇帝未做多想便同意了吳敏的請求。
其後,內禪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如期推進,道君都已經燒了祭詞禱告昊天玉皇上帝,就等著正式舉行儀式了,卻突發意外。
同軍兵出濮州後,岳飛部連下數州,如入無人之境,而同軍第五軍也出兵淮陽軍,讓形勢更加惡化。
前線的戰報傳到臨安,趙佶擔心再耽擱時間就會逃不脫,變了卦,決定不再搞麻煩又耽誤時間內禪儀式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