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訂閱說明:政權建設確實比打仗枯燥,不喜勿訂。
實話說,寫這些東西遠比打打殺殺的情節要費神得多,同樣的時間至少可以碼三倍的打仗章節,而且很多書友還不買賬,純粹是吃力不討好。
但不這樣寫,反而顯得前後風格不一,我會盡量壓縮章節,請大家多包含。
……
第二條政令為“授田令”。
遼國故地人口稀少,土地並不算稀缺資源,但適於耕作的良田依然是緊俏貨。
特別是從河北、京東遷移過來的大族,對土地的渴求更加執著。
這些大族有錢又有人,肥田要,薄地也要,甚至種不了莊稼的荒灘還想要。
徐澤當然不能任由這些人隨便圈地,放任不管的話,要不了幾十年,燕雲地區就會變成第二個江南——土地高度集中,百姓生計困難。
原則上,大同王朝治下,所有成批遷出的大族,其土地全部收歸國有。
到遷入地後,再由官府根據其上交的土地數質量,按照一定比率統一分配田面。
原本擁有田底和田面的土地換成了只有田面的土地,這些人會不會不樂意?
當然有人不樂意。
任何政策的制定都不可能討好所有人,這是必然的。
但更多的人根本就不會考慮這個問題。
對眼光長遠的大族來說,土地不僅是財富,更是能衍生其他社會價值的重要資源。
洪澇頻發的河北和天子腳下的燕京相比,哪裡的土地附帶價值更大,還用問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