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燕京城。
同舟社大軍佔領良鄉縣,並在在桑乾河西面立營,準備強渡大河的訊息早已經到了城中,北遼君臣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雖然知兵的蕭幹、耶律大石等人都搞不懂敵人的想法,不明白徐澤為什麼要選擇離燕京城這麼近的地方,在大遼兵馬的眼皮子底下強渡大河。
但徐澤既然出了招,逼得大遼避無可避,只能在他選定的戰場決戰,就由不得北遼君臣再作任何猶豫了。
毫無疑問,關係北遼政權存續的關鍵一戰只能在桑乾河東岸的戰場,且必須全力以赴,不能有任何保留。
打敗敵軍的最佳時機只能是其強渡桑乾河前後不能接應之時,早了不行,晚了更不行。
只完成半渡的軍隊最脆弱,最容易混亂,也最有利於遼國的騎兵戰術發揮。
這種情況下都不能擊敗他們,大遼就不可能有任何機會了。
一旦讓敵軍順利渡河,即便攻打敵軍的遼軍能退回燕京城中,但兩地相距僅僅四十里路程,完全不夠城中調整防務部署。
很明顯,阻止不了同軍從這裡渡河,燕京城就提前宣告陷落。
若是天祚帝在城中主持防務,打不贏還可以轉進,但剛剛篡位的天錫帝得位本來就不正,只能堅守。
君臣統一思想後,耶律淳就立即下詔,進行全民動員。
大遼到了到了社稷覆亡的最危急時刻,不論契丹人、奚人,還是漢人;不論宗室、平民,還是僧侶,不論農夫、工匠,還是商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