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同舟社這幾年在京東東路“作惡不斷”,殺得“勤儉發家”的大地主們人頭滾滾,惡名早傳了出去。
除了極少數缺乏底蘊的土財主,為了保證家族長久富貴,廣有良田者多半會廣佈耳目。
河北緊鄰京東,家有良田的大戶們對同舟社的惡名自然不會陌生。
年初,同舟社打敗了朝廷大軍,展示了同軍可怖的戰力,逼得天子下旨割讓河北;
其後,徐澤帶大軍出巡,進一步武力威懾,並在出巡途中平定中山府之亂,隨即,又清理整頓河北官場。
透過這一系列動作,徐澤向河北社會各階層展示了一個與軟弱的趙宋朝廷完全不同的新政權。
再之後,同舟社一面鋪開共建會組織,以利相誘,將中下層力量組織起來,有效掌控社會底層;
一面又安排法曹不斷受理民訴,狠狠懲治了一批有劣跡的地主,進一步拉攏民心的同時,有力打擊了大戶們的“正當權益”。
而軍隊整編之後的頻繁拉練,雖然不擾民,甚至還搞什麼“軍民共建”,卻更讓逐漸失去基層社會掌控權的鄉紳地主們害怕。
如此,多措並舉,同舟社已經展示出足以吞併天下的強勁實力的情況下,還頭鐵到要跟新朝開創者較勁的人畢竟是屬於極少數。
所以,河北路的社會改革條件,比起京東東路當初其實還要成熟一些。
當徐澤釋出清田令後,各地反應比較“平淡”。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