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宣和初,圍繞河北東路行政區劃問題產生的糾紛,同舟社對趙宋朝廷採取的一系列行動,以出人意料的形式開局,又以令人瞠目結舌的方式畫上了句號。
由於很多第一手史料呈現的矛盾結果,讓後世之人研究這段歷史時經常一頭霧水。
比如童貫統率的朝廷“幾十萬大軍”神奇失蹤,又突然出現;
又如王稟統率的大名府弱兵居然能夠穿越同軍的重重阻截,順利進入了開封府;
還有徐澤都已經率兵打到了開封府邊界,只差臨門一腳時,卻頓兵不前,頻頻出現戰略和戰術上的錯漏,完全不符合其人一慣高瞻遠矚、用兵如神的形象。
眾多的疑點有待後人慢慢考證,而處在歷史漩渦之中的當事者們,也對自己要扮演的角色極度迷茫。
東京城中,隨著就近路州的勤王兵馬先後到來,加上劉延慶、王稟等人帶回的“精銳”,東京內外的趙宋兵馬已經超過十萬之數,讓君臣們安心了不少。
但手中兵馬雖多,士氣卻十分低下,靠這些人困守堅城都未必夠,越境攻賊更是不敢想象。
何況還有宰相和天子最寵愛的皇子滯留在敵營之中,投鼠忌器,自是沒人敢在這時候不識時務地提出反攻賊軍的想法。
更嚴重的問題是勤王詔一出,國家進入極端緊急的戰時狀態,所有的工作都向勤王讓步,致使本就混亂的地方立即陷入一團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