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大同說》和《京東東路密、濰、青、沂四州共建會發展報告》都是宗澤和朱武二人根據徐澤的指導,經過近一個月的準備才寫出的材料,加起來分量不少。
朱提送來飯食時,社首還在翻看宗長史的《大同說》。
“到幾時了?”
外面的天色已經徹底暗了下來,徐澤看得很認真,通覽一遍後,還認真修改,已然忘記了具體時間。
“社首,戌時四刻剛過。”
徐澤扒了一口飯,邊看材料邊問:“長史沒有出城吧?”
“沒有。”
“那好,去請他過來。”
《大同說》是一篇闡述社會發展道路和大同社會基本特徵的文章。
《大同說》開篇描述了無天子無官府的遠古社會形態。
不同於儒家的宣傳,徐澤(宗澤秉承徐澤之意所作)在文中明確指出這樣的社會並不美好,根本就不值得懷念。
這個時期,人類茹毛飲血,生活質量——活下去都要靠運氣的時代,談什麼生活質量?
為了生存,所有的人都必須團結,必須勞動,必須與惡劣的自然環境抗爭,但就算再努力,靠原始的狩獵和採集,所得依然極少,飢飽無憑,極少有人能活到自然老死。
若是有人不信,可以自行前往海東大島,真實體驗一下原始生番的生活狀態。
後來,人類馴化了各種作物和禽獸,發明了眾多的工具,生產大進步,部族慢慢有了積餘,生活才開始改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