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趙遹神情嚴肅,他注意到徐澤話中的重點——“現在的同舟社”。
“社首的意思,是同舟社還需要改進?”
此戰之後,同舟社在大宋境內的實際控制區域擴大了數倍,鬥爭形勢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相應的組織結構當然需要跟著改進。
但同舟社早過了草創階段,如今盤子做大,即使小範圍的微調,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大事。
正常的程式應該先交由相關部曹反覆論證,確定可行性後,還要拿出人選調配方案,才能正式宣佈。
現在是同舟社擴大會議,參會的不僅有很多剛入社的官僚,還有未入社的羅仲彥、陳規等人。
人多嘴雜,每個人的利益訴求都不盡相同,貿然把這麼重要的事拿出來討論,會有什麼結果?
徐澤明白趙遹的擔心,向他回了一個“我懂”的表情,隨即轉向眾人。
“諸位,雖然現在的同舟社還不能解決大宋的問題,但我相信要不了多久肯定能,因為,同舟社從成立開始就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成長壯大。”
“在座的,僅有褚曹首一人是同舟社組建至今的元老,你們可能還不清楚同舟社當初的艱難和目標了。”
“六年前,在梁山組建同舟社時,男女老幼所有人加起來,一共才一百二十九。”
徐澤的話語低沉而富有感染力,帶著眾人穿越時空,追尋那遙遠的“傳說”。
除了戰死於海東的杜遷等人,以及更早時陰謀作亂被處死的楊大力、孫有德外,最初上山的大部分人都還在,並沒有人根據當年的約定,五年之期期滿後離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