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三章 改變戰略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朱由檢坐回到椅子上,沉思起來。

不得不承認,雖然晚節不保,名字也被列入貳臣傳裡,但明末最具戰略眼光以及軍事才能的人非洪承疇莫屬。

崇禎中後期,正是洪承疇以及盧象升、孫傳庭的苦苦支撐,大明才多活了幾年。如果沒有這幾人,早就土崩瓦解了。

但歷史上的崇禎是個急性子,他也看出來流賊才是危害大明江山的最大禍害,但急於求成,一再下旨催逼洪承疇,令他限期克賊,幾個月之內就要徹底消滅掉全國幾十萬已經形成強大戰力的流賊。這讓兵力捉襟見肘的洪承疇疲於奔命,接連喪師。最後於松山大敗,葬送了明軍的主力後投降滿清。

流寇之所以難以剿滅,其特點就在於流動。

流賊慣於避實就虛,官兵勢大他們就跑;守備力量弱他們就攻破城池大肆劫掠。

其中尤以闖賊高迎祥最強。

高迎祥部下多蕃漢騎兵,兵甲犀利,勇悍亡命,擅長突擊。並且經過長期與官兵對戰,經驗豐富。作戰時號令嚴明,對陣時既能保持陣型不亂,又能以步兵埋伏而以騎兵衝鋒。

而洪承疇所轄兵馬一般為馬三步七,陣戰時雖然不會輕易戰敗,但流賊見事不可為會迅速撤退,官兵只能眼睜睜看賊離去而毫無辦法。

而對付騎兵的辦法唯有以騎對騎,洪承疇的奏章裡也隱約透露出這方面的意思,但生怕落下畏敵怯戰的名聲,所以不敢正面提出。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