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農村蓋房子,只有一根正樑,儀式也簡單很多,先是精心選梁,這選梁看經濟條件,家境好的,一般是用檀香木,這種木材堅固、防蟲、奇香,再配上薰香,能讓房內常年香氣怡人,古時候的皇宮,用的就是檀香木做正樑。
家境不好的,只能採用杉木,這種木頭經濟實惠,樹形長且直,大多數家庭都是採用這種木材做正樑。
當然,這選梁是主家自家的事,也不值得多說,真正值得說的是上樑的儀式。儀式必須得由懂點偏門的師傅來做。說白了只有懂點偏門東西,才能更好的跟土地爺打好關係。
但懂偏門的師傅數量越來越少,所以一些東家實在找不著師傅,只能找一些建房的老師傅來做,甚至演變到現在,就連一些瓦匠也能幹這活了。
還有,現在的房屋基本上都是整體結構了,連上樑這個動作都省了下來,不過上樑的儀式卻儲存至今。
眾所周知,中國幅員遼闊,也是人口大國,民族眾多,所以各地習俗有所不同,有十里不同俗的說法。但在上樑這個儀式中,各族都十分重視,整個過程大致上分五步,祭梁、上樑、接包、拋梁、伺匠。
這五個步驟,即便到了今日,無論是大城市,還是鄉村,都還能看到一些影子。
當然,這些知識並不是我無師自學,而是今天早上來鎮頭村的路上,大眼告訴我的。
我拉了拉大眼的,笑著說:“大眼,我看現在只有一個辦法了,那就是你給錢志國上詞梁,親自上去體驗一把。”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