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地區的老百姓,維持日常生活的食用油,的確需要從華北地區輸入,這種交換總的來說應該是好事,炒菜的時候總不能用水煮再放點鹽吧,這樣身體可受不了。”
“只不過,這些用於交換油料的棉布棉紗,不能光從我們華商的身上割肉,滬市和金陵,還有蘇浙皖三省,加上鄂省、贛省和湘省的部分地區,都依賴於滬市的棉布棉紗供給。”
“日本人控制著棉花,日本商人控制著滬市的棉紡業,他們才是最大的來源,我們應該想辦法搞消極對抗,逼著日軍從日本商人那裡獲取一部分資源,這樣能夠減輕自身的壓力。”許睿陽說道。
滬市雖然是民國時期華夏棉紡業的龍頭,按照份額是十佔其七,可是八一三會戰的時候,華商的工廠不是被戰火損毀就是被日軍搶佔,損失異常慘重,剩餘留在租界的工廠,也是受到日軍的封鎖,還有日本商人的各種打壓排擠和欺凌。
棉花作為戰略物資被日本人控制著,產量提不上去,華商的紡織商人僅僅是能夠維持而已。
可是日本商人生產的棉布棉紗,需要為軍隊服務,還需要為日本本土的民眾服務,這樣一來,滬市老百姓的穿衣就成了大問題,棉布棉紗的價格也是一路飛漲。
“你說的太對了,這些和蘇淮地區的交換協議對我們金陵政府來說,沒有多少意義,華北地區的事務被華北方面軍控制的死死的,不允許我們插手,還延遲交還蘇淮地區的行政權力,汪主席也懶得關注物資交換的事情。”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