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六章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go-->

北平淪陷後,日軍主力兵分兩路,一部分師團向保定方向追擊撤退的29軍,另一部分師團從天津大沽口上船去增援在淞滬戰場上苦戰的日軍。8月13日在上海爆發的淞滬會戰使日軍大本營頗感頭疼,中國軍隊不惜血本投入了佔陸軍總數三分之二的部隊與日軍決戰,前後投入戰場的兵力總數達七十萬之眾,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淞滬戰場成了個巨大的血肉磨坊,雙方的傷亡都很慘重。

北平的日子倒是相對平靜,市民們由於缺乏訊息來源,對發生在遙遠上海的戰爭不大關注,人們關心的是眼前的日子,譬如糧價上漲這類問題。明眼人都能看出,日軍強大的外表掩蓋不住其虛弱的後勤支援能力,它有限的運輸力只能優先保證作戰急需的軍火彈藥,而龐大的作戰部隊所需要的糧食卻保證不了供應。對此日軍各師團採取以戰養戰的方式,靠掠奪佔領區的資源維持戰爭,使平津兩市的糧價競相攀升。如果說草民百姓們以前對“亡國奴”這個稱呼沒有什麼概念的話,那麼現在是嚐到滋味了。日本人所謂的“同種親善,共存共榮”,不過是把你的糧食“共”到日本人的嘴裡。

日本軍隊開進北平城那天,所有的中國警察都被繳了械。警察們被集中起來,由日本憲兵隊長黑田中佐進行訓話。黑田是個“中國通”,漢語說得相當流利,有人知道他的底細,說他是在中國東北長大的,黑田的父母都是甲午戰爭後來中國的日本“拓荒團”成員。訓話的內容無非是“中日親善”之類的套話,警察們都聽得昏昏欲睡。方景林心想,也難為這個日本人了,本來是明火執仗打進一個國家的領土,還要挖空心思地找出一些理論根據,以證明侵略的合法性,這確實挺不容易的,況且戰爭爆發得很突然,日本內閣有些措手不及,對外的宣傳政策還來不及調整,不提“中日親善”說什麼?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