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尚書房內。
三年沒有來這尚書房了,還是和以前一模一樣,沒有什麼變化,只是三年的時間,已經有些物是人非了,在這裡議事的人是換了一茬又一茬,鐵打的尚書房,流水的尚書。
從自己最早開始當尚書開始參與這個小會議時的劉健、李東陽、張懋,到後來的佀鍾、劉大夏、朱輔,再到後面的韓文、毛紀、蔣冕。
真的是猶如長江之水,滾滾向東,大家也只不過是這歷史長河之中的一朵浪花罷了。
當然,能夠成為歷史長河之中的一朵浪花,這已經是很不錯的了,至少也是名垂青史了,比起歷史上無數連名字都沒有留下過的人來說,這也算是了不起的事情了。
看看現在的尚書房內,楊一清、楊廷和、鍾藩、李昆、童瑞、方永良、梁儲、王瓊、喬宇還有五軍都督府的澳國公楊雲,太多的新面孔了。
短短差不多三十年的時間,都已經換了幾批了,倒也不算頻繁,總體來說還是比較穩定的,基本上都是大臣老死、病死之後才換的,也有實在是身體不行,不得不隱退的。
時間是過得真快。
想當初澳國公楊雲都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強壯大漢,到了現在也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花甲老人,早已經提不動刀、騎不上馬了。
當年的楊廷和,還是朱厚照的老師,年輕有為又滿腹經綸,如今也已經是快七十歲的老頭子了。
連自己也是如此,穿越過來的時候才僅僅不到20歲的小夥子,到了現在也都已經快奔五去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