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王家成的小名叫大成子,他至今依然記得,老家村莊的旁邊是生產隊的打穀場。
他的人生中第一場有記憶的露天電影,就是在那兒看的。
《兩個小八路》和《洪湖赤衛隊》,戰爭題材的彩色故事片。
那一年是1978年,改革春風剛剛吹起的時候。
一些過去被稱為“毒草”的中外電影,也紛紛解禁了。
隨著公社流動放映員的腳踏車、驢車、或是木板車,定期在轄區內的各個大隊、生產隊迴圈放映。
給這一時期文化飢渴的鄉村夜晚,帶去了太多的快樂。
農民的日子也好過多了,家家戶戶都有了自留地,飼養雞鴨豬羊,也不再有人來割資本主義的尾巴了。
剛滿五歲的大成子還能依稀記得,年輕勤勞的父親和媽媽,每天從隊裡出工歸來,都會一頭扎進在自留地裡。
直到暮靄沉沉的黃昏時分,才會拾鋤歸來。
山芋、花生、苞米、綠豆四季輪作,生產隊的工分保住口糧,自留地裡的副業,賺點喂牲口的粗糧和零花錢。
三口之家溫飽有餘,在那個少欲知足、沒有攀比的年代裡,這已經是很幸福的日子了。
媽媽派給成子的任務是,家裡的五頭山羊歸他管理。
每個沒有下雨的早晨,拉到崗坡上去放牧,傍晚再牽回來。
初夏的晌午,媽媽還會準備半瓷盆的米湯,讓成子端去給山羊補水。
那時的天空很藍,站在沒有遮擋的土坡上眺望遠方,能看到一百里外的大別山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