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日期:2020-07-12 14:32:19
桓溫剛滅成漢時,便在當地舉任賢才,援引了一批比較賢能的成漢舊臣,如王誓、王瑜、鄧定等人作為參軍,幫組安撫蜀地百姓,其中常璩也在其中。常璩生卒時間約公元291年~361年,字道將,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州)人。在李特反晉前期,一直依附於青城山範長生,李雄自立之後,範長生被重用,常璩也因此得到李特安撫和優待。常璩勤勉好學,李期、李壽在位時,曾為史官。此後,常璩曾將蒐集的巴蜀地理風貌與歷史事蹟,撰寫而成《蜀漢書》。李壽與東晉斷交而結好後趙時,採錄《蜀漢書》並將其送給後趙皇帝石虎,北方文人便開始傳鈔,因此《蜀漢書》最先於北方黃河流域流行。李勢即位後,常璩升任散騎常侍,但因成漢日漸腐化衰落,故一直心向東晉。桓溫伐蜀時,曾力勸李勢降晉。
成漢滅亡後,常璩曾隨桓溫來到東晉都城建康任職。當時,東晉士族喜歡重用中原故族,對蜀人卻非常輕視。此時常璩已經年老,深感受到歧視,便逐漸淡泊仕途,一心專注於史學研究。常璩潛心搜尋舊人著作,改寫而成《華陽國志》。《華陽國志》以讚譽的眼光,描述了中國西南地區的悠遠文化,以及諸多西南的歷史人物,以此對抗當時揚中原、江東,而抑西南的社會主流。因為資料新穎可靠,表述條理清晰,文詞典雅莊嚴,符合當時文人雅士的閱讀愛好,所以面世後非常流行,成為千百年來地方誌著作的典範和準則,是一部影響深遠的史學鉅著。自此,更多的世人開始關注和了解西南的文化和歷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