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公元306年三月,範長生從西山青城乘坐素車來到成都,李雄親自出城迎接,拜範長生為丞相,尊稱他為範賢。範長生曾在前期拒絕了李雄迎其為皇帝,但一直勸李雄稱帝,並充分利用自身天師道的特殊身份,為李雄稱帝制造輿論,傳達天意:“推步大元五行,大會甲子,獨鍾於李,非吾節也”。此話的意思是,我透過測算,得知天命獨歸於李家,而並不是我。李雄不好再行推辭,於是同意即皇帝位,改元晏平,國號“大成”。後來,公元338年李壽即位後曾改國號為“漢”,於是史學家將李家政權統稱為“成漢”。範長生在成漢政權內極為尊崇,享有特殊的待遇,李雄尊他為天地太師,封西山侯,並使其部曲不負擔戰爭徭役,他的所有土地也無需交納稅賦。
成漢政權建立的同一年,晉朝歷時約16年的“八王之亂”也進入了尾聲。公元306年十一月,諸王混戰之後,東海王司馬越奪得了最後的勝利,入朝後毒死惠帝司馬衷,殺死河間王司馬顒,擁立司馬熾繼位,是為晉懷帝。司馬越開始獨攬朝政,“八王之亂”宣告結束。
李雄建國之初,法紀制度並不完善。李雄十分優待過去的部將,對他們全部免除稅賦。其舊部大將們依仗過去的功勞和恩情,競相爭奪地位排次,於是尚書令閻式上奏李雄,請求規範官制,並建議借鑑漢晉的方法,建立百官制度,李雄採納了他的建議。除官職制度外,成漢還沿襲了西晉的分封制,封宗室親貴為王、公、侯。比如李驤的兒子李壽先後被封為建寧王、漢王,李壽的兒子李廣封為漢王,範長生封西山侯。與晉朝分封制有所不同的是,這些被封的王侯,並不掌握封地的軍事、行政權利,也不直接管理財政,只是“食封”,即享受封地內百姓交納賦稅的其中一部分而已,這樣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類似晉朝因分封制而導致的“八王之亂”的隱患。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