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8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這些故事情節雖然有些離奇,但從側面隱露出蜀國統治階級的衰敗跡象。此時,秦國的先進性與蜀國的落後性形成鮮明的對比,而“落後就要捱打”是亙古不變的道理,秦國滅蜀也是秦國統治階級的集體決心與信心。因此,蜀國的滅亡具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

“要致富,先修路”,同樣,“要滅蜀,先修路”,只有這樣,才能解決秦國滅蜀戰爭的物資軍力輸送問題,同時也是佔領蜀地後進行有效統治的必要條件。我們相信這一點在秦惠王心中屬於滅蜀之前的最重要的戰略構想。當然,路要修,還不能“打草驚蛇”,秦惠王則對此則做了精密的計劃。

圖1-4-1 古蜀道示意圖

秦惠王一面與蜀交好,互贈國禮,以隱瞞滅蜀計劃,蜀王對此毫無察覺。另一方面極力尋找秦兵南下伐蜀的大道。相傳秦惠王用計使蜀王開道,蜀王中計,引狼入室,自取滅亡。《水經·沔水注》引來敏《本蜀論》記載:“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負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張儀、司馬錯尋(同循)路滅蜀,因曰石牛道。”故事的大意是:秦惠王準備伐蜀,而蜀無覺察,秦國便製作了石牛,並將金子置於牛的尾部,號稱此牛能拉出金子。蜀王貪婪,對此深信不疑,便令五丁力士到秦國迎接金牛。但由於金牛體積龐大,故派了大量五丁力士修築蜀國至秦國的道路。後來,秦便派張儀、司馬錯延著金牛道滅掉了蜀國,後來這條道又稱石牛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