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號,擬訂諡號。
自魏晉以來, 帝王的廟號就不以功績論了。
所以, 廟號沒有什麼好爭執的。
大行是大晉的第四任帝王。
太-祖鼎定天下, 太-宗肅清寰宇, 高宗平定邊患。
大行天子也是一代明君, 廟號自然要撿好的用。
齊晟親自選了宣宗。
按照這個排法, 齊晟已經能夠料到等自己百年之後, 廟號是什麼了。
但此時此刻, 他卻沒有心思再想別的了。
因為, 接下來要定的, 是真正能對一個帝王蓋棺定論的諡號。
在對於帝王的諡號上,大臣們普遍都是採取壓制的態度的。
特別是在君權日盛,臣權被限制得越來越多的大晉,無論這個帝王生前的功績有多麼偉大,臣子對他, 都是有一股難以言說的怨氣的。
其實, 關於這方面, 翻翻史書就能察覺。
歷史上被大臣交口稱讚的帝王都是什麼樣的?
宋仁宗,明孝宗,這兩位都是個中代表。
而這兩位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性子寬和,很寬和,出了名的寬和。
宋仁宗是臣子吐沫星子噴到臉上,他都能順手一抹不當一回事的主;明孝宗更是對迫害過他的萬貴妃一家子從無苛待。
這倒不是說他們這樣做不對,只是換一個一般人,真的沒這種胸襟和忍功。
而寬和的君主,對臣子的容忍度極高,也就更符合臣子心目中完美君主的樣板。
——垂拱而治。
大行天子是個誰都不能否認的明君,但朝臣們的理想模板,何止差了十萬八千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