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正文 第16節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國王於是提高了對羅什的供養標準,每天供給:鵝臘一雙(原始佛教是可以吃肉的),粳、米、面各三鬥,酥六升。這些都是罽賓的上等供品。還派了五個比丘、十個沙彌來服侍羅什的日常生活,同時也是羅什的弟子。這時的羅什才十歲,十五個弟子的歲數都比師父要大,由此可見其在罽賓受尊崇的程度。

十二歲時,羅什跟著母親回到了龜茲。西域各國都想聘請他去做國師,但他一心向佛,對國師之位沒有興趣。耆婆把羅什帶到月氏北山。有一位阿羅漢告訴她:“這個沙彌只要在三十五歲前不破戒,就能大興佛法,度脫無量眾生。如果破了戒,就只是一個學識豐富的法師而已。”

母子倆來到沙勒國,羅什拜三藏法師佛陀耶舍為師。沙勒國王舉行無遮大會②,請羅什升座講《轉法輪經》③。羅什在空閒時收集了大量的外道典籍,對婆羅門教的四部《吠陀》和六大學派④的論書,以及五明諸論和陰陽星算等人類的神秘文化基本上都搞通透了。在吉凶預測方面已非常靈驗。按原始佛教的標準,此時的羅什至少已到三果的成就。但他性格隨和,在一些生活細節上沒有刻意遵從戒條,這讓其他修行者感到疑惑,但羅什只要覺得自己的內心沒有障礙,便不在乎別人的看法。

-----------

注:①須陀洹果。原始佛教將獲得解脫的境界劃分為四個層次: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須陀洹,又稱初果羅漢,已斷除三結(疑、我見、戒禁取見),還要在天道和人道之間經歷七次生死才能證得阿羅漢果。斯陀含,又稱二果羅漢,欲界的貪、瞋、痴三毒已經非常淡薄,但仍有剩餘,死後昇天,再來人間經歷一次生死即可擺脫輪迴,證得阿羅漢果,所以也稱為一來果。阿那含,又稱三果羅漢,已經徹底斷除了三結和三毒,再也不用來欲界接受生死,升到色界和無色界繼續修行,直至證得阿羅漢果,所以也叫不還果。阿羅漢,又稱四果羅漢,是原始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達到這個階位就不用再繼續修行了,所以也稱無學聖人,阿羅漢不僅斷除了欲界的一切煩惱結使,也擺脫了色界和無色界的念想,徹底照破無明,大功告成,擺脫輪迴,不受後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