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東方人的價值觀去解釋西方几千年的發展史,那字裡行間總會有生搬硬套的感覺。這讓那些只知道聖人之言的大清文人們看的是一頭霧水啊。
肖樂天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他為什麼要用評書小說的形式,用故事的形式來描寫整個西方近代史呢?他的目的就是要把最關鍵的基礎一環給補上,最起碼要讓清朝的人能看懂。
看得懂,這是一個低到不能再低的標準,可是在那個時代文人甚至連標點符號都不願意用,他們的目的就是要把知識束在高閣裡,集中在他們的小圈子中。看得懂反而成了一種奢望。
肖樂天口氣非常狂,因為他自己非常堅信,被洋人輪了兩次的大清統治階級是絕對不會漠視這本書的,但凡有點遠見的文人更是不能放棄這本書。所以肖樂天要用極度狂妄的口氣做宣傳語,他要用五千兩這個噱頭,徹底把北京城的文氣給攪動起來。
肖樂天無恥的剽竊了美國著名記者斯諾的版權,提前把《西行漫記》這本書名給佔用。在這本書中,肖樂天把自己形容成一個海外出生並長大的華人,心繫母國歐遊萬里歷經千難萬險最終回來的英雄。
五千兩,足足五千兩紋銀,在北京城絕對能買一所帶花園的四合院,別看那些酸文人每天那麼清高的,大部分兜裡都比臉還乾淨,一聽挑錯還能有錢拿這群酸丁全都瘋了。反正這本書賣的極其便宜,十個大子就能買一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