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最終有驚無險的宮變,之所以說它離奇,是因為直到將近一千年以後的今天,誰也搞不清楚那夥人到底為什麼要作亂,以及是否有幕後的主使。
根據《聞見近錄》的記載,“親事官乘醉入禁中”,似乎是一場撒酒瘋的意外,但身為宮內的親從,思想的審查和日常的管束必然是異常嚴格的,如果喝多了就尋思著殺皇帝玩兒,這腦洞開得未免有點大。
也有人懷疑,這場宮變與不久前發生在貝州(今河北清河)一帶的彌勒教徒起事有關。這場兵變始於去年的冬至,鬧騰了兩個來月,才被朝廷派出的官軍鎮壓下去。閏正月初一的那一天,貝州城被官軍攻破,這場兵變的首領、也是彌勒教徒的“教主”王則被俘,押赴京師等候問斬。也就是在宮變後的第五天(二十七日),王則被處決。從這個時間來分析,顏秀、郭逵、王勝、孫利莫非也是暗藏的彌勒教徒,想刻意製造宮內混亂,伺機營救教主?當然了,懷疑歸懷疑,雖說不無道理,但作亂的賊人業已伏誅、死無對證,實在缺乏確鑿的證據。
事實上,比分析作亂動機更為重要的問題在於:四個人的背後,是否還有主使或者同謀,而這也是此次宮變頗為離奇之處,令人不禁有些細思恐極。具體來講,至少有三點疑問,我們無法找到合理的解釋:
第一,這夥賊人從崇政殿出發,經延和殿到福寧殿,竟然如入無人之境。當夜在宮中值守的衛兵,是真的沒有發覺,還是有人在暗中配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