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漁村雖說一貫都同富裕扯不上絲毫關係,不過平常的日子倒也不算難捱。就連鬧自然災害的那幾年,因為他們並不是全部依靠地裡的出產過日子的,反倒是熬了過去。而運氣不好攤上捕獲的海產不多時,也能靠地裡的粗糧混過去。
農業隊和漁業隊儘管平時往來不多,可每到緊要關頭卻是同心協力一齊度過難關的。
像如今,國家提倡買賣自由了。農業隊那邊除了公家的地不能動外,自留地出產的蔬果還可以賣給城裡人換點兒零花錢,養的雞鴨生的禽蛋也能賣出去。漁業隊也可以賣些小魚小蝦,或是自家做些醃貨,拿罈子裝了賣給外頭的人。
唯一麻煩的是,他們住的地方要去想進城,就得坐擺渡船去。可眼下各個隊都只有漁船,根本就沒有專用的擺渡船。這要是去其他島上走親訪友,還能蹭漁船走,住幾天再搭順路的漁船回來。可要是去了城裡,吃住都要花錢,就為了賣這點兒東西,著實划不來。
好在,辦法是人想出來的,就有那腦子好使的魚販子,藉著來漁村收魚的機會,再廉價收點兒別的東西,也不一定是花錢收購的,多是拿外頭的日用品來換,像臉盆、茶缸子、熱水瓶等等,都是極為受歡迎的東西。
賺錢的路子還是有的,卻沒一樣適合如今的劉秀紅。
想想倆兒子,五歲的大兒子還丟得開手,隨他上哪兒玩都成,只等再過兩年就給他送到小學裡頭去。可一歲的小兒子,卻是時時離不得人,要帶著孩子的話,也就只能想法子加快速度織網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