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將落山,已經過了歸家的高峰期,路上車流漸少,通往凰村山路上的車輛幾乎已經清空。齊北崧把著方向盤心情愉悅,開得快而謹慎。
他給程幾打電話,對方接了,但來不及說兩句就被老耿喊走。
“來村口找我!”程幾掛電話前說。
“嗯嗯嗯!”
於是齊北崧的車子剛進凰村山門就看到了程幾,他正站在高高的牌坊上面指揮吊車。
那牌坊三層樓高,斗拱飛簷,雕樑畫棟,朱漆圓柱,但畢竟只是個牌坊,最頂上雖說能站人,但那根木樑也只有三四十公分寬。
“日!”齊北崧趕緊下車,“怎麼上去的?!”
他視線一轉,又看到了在牌坊下扶梯子的老耿,低聲罵道:“我就知道這老東西不靠譜!”
他穿過人群站到牌坊下邊,仰著腦袋乾著急,又不敢出聲,生怕嚇著程幾。
程幾也厲害,在頂部橫樑上走來走去,四平八穩。
按照凰村自古遺留下來的規矩,每年正月的兩盞通天燈就得掛在牌坊兩側的山道上,燈座是石頭的,外形好似圓磨,直徑在三米開外,高近兩米,中間有一木桶粗細的圓孔,用來插燈柱,數百年來就未移動過。
凰村的地形虎踞龍盤,早年是個屯兵的軍事要塞,抗金、抗倭、抗清、抗日……但凡打仗從未落於人後,因此民風剽悍,寧折不彎,鄉土情結濃重,外出必定抱團。
這兩盞通天燈傳說就是當年抗金時期打造,原本是天天高懸,燈在人在,後來才改為懸掛一整個正月。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