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軍隊更是四散逃命,還有去吳郡等地的,沒有王敦,嘴上沒毛的王應根本掌控不住父親龐大的軍隊。
最終,只有王應帶著手下殘兵回到姑蘇,聽到兵敗的訊息,出兵十萬人,回來姑蘇不到一萬,王敦心灰意冷,他掙扎坐起來,用玉如意擊打唾壺,又唱起了曹操的《龜雖壽》: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唱到此處,聲音戛然而止,玉如意墜地,王敦氣絕。
王敦一生,從故都洛陽到新都建康,他都是充滿話題和爭議的大人物,耀眼奪目,個性獨特,有他在,上到士族,下到百姓,從來不缺乏茶餘飯後的談資和笑料,他的倔強執著和才華,以及他晚年的野心,將永遠留在青史。
是非成敗轉頭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就像曹操的《龜雖壽》那句,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王應將王敦草草下葬在姑蘇,然後倉皇而逃,他去荊州投靠了同為琅琊王氏的族人王舒。王舒的荊州刺史之位也是王敦給安排的,所以王應趕去投奔。
王舒聽說王敦死了,又看王應這幅喪家之犬的樣子,知道大勢已去,以後還是得依靠王導,但是王應算起輩分,是他侄兒,他不能殺害同族。
王應跪地哭道:“堂叔,求你放過我!我知道你不能違抗皇上命令庇護我,我只求你放我一馬,送我去江北或者蜀地,逃離大晉國土,我只求保命而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peakbooks.cc
(>人<;)